工商系一共有13名教师。教师队伍年龄、学历、职称等结构合理,来源于10所国内外高校,学缘结构好,博士学位教师占比超过46%,硕士以上学历(学位)占比100%。经统计, 13名教师中10名为“双师双能型”教师,占比80%,过半教师具有行业企业从业经历。专业教师由经济学与管理学教师组成,其中核心课程教师都是高学历、高职称教师且具有跨境电子商务教学和研究专长的教师,
教研室主要负责承专业课网络营销、供应链与物流管理、Python 数据分析、跨境电子专业英语、跨境电商法律与法规、国际营销调研、电子商务文案策划与写作、数字多媒体作品创作、跨境电子商务实务等以及实验课程创业与企业经营模拟综合实验、跨境电商商业数据分析综合实验、网络营销综合实验、跨境电商实务综合实验的教学工作。目前教研室老师主要在土地经济学、信息资源管理,用户行为,电子商务,知识产权与数字出版、网络营销,消费者行为等方向开展研究。
近年来,工商系立足“产教融合、教研互促”的发展理念,形成了鲜明的学科建设特色。在科研与教学协同发展方面,五年累计获批科研项目19项、教研项目超10项,获教学成果奖7项(含省电商教指委5项),出版教材专著6部,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,实现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的有效转化。尤其近三年,教师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、市厅级6项,科研经费达84.4万元,年均人均发表论文1篇,构建了“科研反哺教学”的良性机制。
本系以跨境电商为特色方向,打造“赛教融合”实践育人体系。通过教师科研项目孵化学生双创项目,近三年指导大创项目26项(省级10项),获学科竞赛奖53项,其中国家级奖项10项。2024年在“三创赛”中实现历史性突破,斩获跨境电商实战赛道国家一等奖,彰显人才培养质量。跨境电子商务专业英语能力突出,21级四级通过率96.7%、六级51%,凸显国际化人才培养优势。
面向申硕目标,未来将重点推进三方面建设:一是优化学科布局,聚焦数字经济与跨境电商领域,培育省级重点学科;二是深化产教融合,依托校企联合实验室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效率;三是实施“青年学者成长计划”,力争五年内新增省级科研项目5-8项、高水平论文50篇,形成跨境电商研究特色成果群。通过构建“教研-产业-人才”三位一体发展模式,力争在数字经济管理、跨境电商运
营等领域形成硕士点培育方向,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。